西安千安视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站

产品目录

联系方式

联系人:业务部
电话:029-2937601
邮箱:service@shengda80.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事故瞒报现象需治标治本

编辑:西安千安视科技有限公司  字号:
摘要:事故瞒报现象需治标治本
事故瞒报,我们见识了太多,这个问题,到底能不能解决?先来看这则事件。2012年12月25日14时40分左右,中铁隧道集团二处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六标项目部第六分部的工作人员在实施爆破作业时,违章操作出现事故,在距离洞口约5000米的隧道中发生爆炸。初步调查显示,爆炸及其产生的有害气体导致8人遇难、5人受伤。让广大民众难以置信的是,这起恶性事故竟然被瞒报了。若不是后来被网友举报,事故中遇难的8名工人的冤魂可能永远无法得到安宁。

略感宽慰的是,山西省对该起事故给予了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相关程序,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追究。该省代省长李小鹏表示,事故瞒报是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全省各地要举一反三,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坚决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并对事故瞒报实行“零容忍”。

如果发生事故是错,那瞒报事故无疑是错上加错。虽然瞒报事故的严重后果和危害性不言而喻,但在现实中先隐瞒后遭严查的事件却举不胜举。就矿山行业来说,近几年来,因为瞒报事故而被严肃处理者不乏其人。来自国家安监总局网站的最新消息显示,自去年7月份以来,全国煤矿接连发生多起迟报、瞒报事故。据悉,仅去年7月份,就发生了4起迟报、瞒报事故。国家安监总局指出,瞒报事故现象反映出部分矿主及相关人员无视国家法律法规、无视矿工生命安全,性质恶劣、影响极坏,必须严厉打击事故迟报、瞒报、谎报行为。

还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那就是事故瞒报这个曾经是私营矿山企业标签的“毒瘤”正在蔓延渗透到国有矿山企业。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的情况下,一些国有矿山企业更是“揠苗助长”,提出了“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零死亡”目标。在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双重压力下,一些矿山发生事故尤其是“零打碎敲”的事故后,往往采取瞒而不报的伎俩,进行私下解决。记者认为,此次发生在中铁隧道集团的事故瞒报行为,只不过是国有企业事故瞒报的冰山一角。

明知“纸里包不住火”,明知事故瞒报的严重后果,为什么一些国有企业却“以身试法”,瞒报事故?关键是利益在作祟。现在许多企业都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如果安全上出现了问题,其他工作即使做得再好,也是“一损俱损”,而且企业主要领导的经济利益也会受到很大损害。为了使个人的经济利益少受或免受损害,一些企业的领导对发生的“零打碎敲”事故一般都不上报,而是采取内部“高价消化”的办法进行处理。即便是上级主管部门知道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抱着“谁家的孩子谁抱走”的不负责任的态度,默许企业自行处理“后事”。

要想防止瞒报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标本兼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对事故瞒报实行“零容忍”,不断加大惩罚力度,不仅要做出瞒报死亡1人罚企业100万元、矿长停职撤职的处罚,而且要对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追究,让瞒报事故的成本和风险远远高于如实上报的成本和风险;二是要建章立制,尤其是要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发挥好媒体、网络等的监督作用,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安全监管,从源头上杜绝瞒报事故现象的发生;三是要严厉打击官矿勾结行为,彻底清除矿山企业瞒报事故的后台和“病灶”,从而避免“每一次事故背后都可以看到官矿勾结的影子”的悲剧。

上一条:探讨防爆电器发展趋势 下一条:“去雾技术”让监控不再“雾里看花”